close

  公共機構體量小,改造效益低,如何破解“社會資本興趣不大”的難題?我省進行探索
  □本報記者 鐘振宇
  宣漢縣人民醫院為改燃煤鍋爐為節氣燃氣鍋爐,耗資200餘萬元;為使用先進的節能型空氣熱源泵,綿陽師範學院磨家校區學生公寓投入近450萬元……在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中,資金投入必不可少。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相當部分公共機構自身沒有專項節能資金,也缺少相關節能補助,導致節能工作開展難度增加。
  獲悉我省1月1日正式實施《四川省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暫行辦法》後,省節能監察中心總工程師尹昊非常高興,他認為我省在引入社會資金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要激發社會資本的積極性,還面臨不少困難。”尹昊說,合同能源管理源自工業領域,由於工業企業體量大,節能效益明顯,節能服務公司積極性非常高。但公共機構體量一般很小,有的單位甚至不到10個人,單個項目年節能量很難達到“100噸(含)標準煤以上”的財政獎勵門檻,偏小的節能效益提不起節能服務公司的“興趣”。此外,由於改造項目的差異,工業企業節能改造投入成本一般在3至5年回收,但一些公共機構則長達8年。
  對此,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研究制定《辦法》的同時,我們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達成共識,對《辦法》中服務公司簽約的單個節能項目達不到財政補貼標準的,可由我們對該服務公司下多個項目進行打捆立項以達到國家財政補貼標準,以此來調動企業參加的積極性。”
  對此,在川的深圳嘉力達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事業部總經理馬艷娟告訴記者,“這是個好消息,我們的業務拓展思路也將進行調整。”
  (原標題:多項目“打捆”立項 提升企業“興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c80vcshh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